拓展训练课程的设计原则
(1)压力
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会促进个人成长,因为它们会产生压力和兴奋,进而激励学生创新和团队合作。在充满压力的群体环境中,人们可以互相支持和帮助。此外,当暴露在感知到的危险情况或挑战中时,团队成员不仅在行动上相互依赖,而且在情感上相互支持。一些研究者指出,当群体面临更大的压力时,他们可以增加群体成员之间的社会联系。
(2)价值取向
传统教育认为态度的改变先于行动的改变,并会导致行动的改变。相反,拓展训练假设态度的改变是随着行为的改变而发生的。因此,拓展训练是一种“行动导向”,它促使个体通过实践经验去面对自己设定的“不可能”。也就是说,在强调行动的思想基础上,注重学习,成为一种教育方法。对于那些不适合传统的、以语言为导向的教育的人来说,这种推广活动可能更有效。
(3)新颖的环境
拓展训练中的新环境是指受训者暴露在新的室外或室内环境中,与以往权威的规章制度相分离,并发生变化。这与传统的室内培训大不相同,室外培训可以让人们远离工作场所,避免过多的干扰。
(4)团队整合
只有团队的凝聚力才能营造一种有利于真正分享感情的氛围。通过小组项目培训,个别学员可能会第一次发现自己在思维上的恐惧和挫折并不孤独。团体课程中的各种活动促使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并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解决冲突。
(5)成就
在一些人们拒绝成功是因为成功不符合他们的自我形象,他们觉得成功不属于他们。户外教育的优势在于成功是具体的、真实的、不可避免的和可识别的。因此,参与者很难拒绝他们的成功,因此学生将开始改变他们的认知过程。
随着体验式训练体系、结构和目标的变化,拓展训练活动的设计原则也会发生变化。因此,拓展训练活动的设计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在原则的选择上,应根据训练单位的发展状况、训练目标和训练对象的实际情况,确定拓展训练活动的设计原则,并选择适当的指标。